通訊員 劉斌 本報記者 陳強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09月26日11版)
  今年暑假,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專業2011級學生趙冶和4名同學從成都出發,穿著輪滑鞋行走2159公里,經過33天的跋涉抵達拉薩佈達拉宮。
  作為學校輪滑協會的會長,趙冶經常和朋友們在廈門市區“刷街”——踩著輪滑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指定地點,在“刷”遍環島路之後,他萌生了輪滑進藏的想法。去年暑假,他已經策劃好川藏線滑行計劃,但在出發前突遇四川發大水,考慮到“輪滑對水很敏感”,他和小伙伴們不得不改走青藏線。
  趙冶記得在途經柴達木盆地時,先是見到戈壁灘,後來便是大片大片的沙漠。灼熱的陽光下,瀝青地面有些融化,變得粘粘乎乎,使得滑行異常艱難。加上儲水不足,他們的信心一度大打折扣。“當時想要是水喝光了就沒戲了,本來希望通過轉移註意力,看看周圍的美景來給自己增添前進的動力,但置身於一成不變的沙漠中就只能看腳下,這讓我覺得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行。”在這裡,趙冶感受到了“大漠的凄涼和孤獨”。
  儘管最終征服了青藏線,但在趙冶看來,“川藏線是所有進藏路線中最美的一條,被稱為‘中國人的景觀大道’,且川藏線線路起伏大,更有挑戰性”。今年暑假,他決定滑行川藏線,“不讓青春留遺憾”。
  入藏的路並不平坦,氣溫更是捉摸不定。“海拔2000多米的時候是夏天,而海拔接近5000米的時候卻完全是冬季的感覺。”反覆的上坡下坡,讓趙冶和小伙伴異常辛苦。“輪滑爬坡是非常耗體力的,我們每個人都帶了兩根登山杖,上坡時輔助用力。”他們採用邁八字的方式,用登山杖借助手臂的力量向上滑。下滑也不容易。怒江七十二拐是川藏線上著名的天險,海拔下降1400多米,大轉彎處沒有護欄,一度令他們望而生畏。他們用了兩個多小時才滑過了盤山險路。
  長時間滑行對踝關節傷害很大,“後期滑的時候一直忍著傷痛,不過越接近拉薩越興奮,反而不覺得疼痛了。” 趙冶說,在進藏的那一刻全隊沸騰。
  2000多公里的滑行,挑戰的是毅力、體力和耐力。5個人的體力、耐力和速度並不同,為了不落單,他們至少兩個人在一起,只要回頭看不到隊友的身影就自覺停下來等候。“如果沒有路上的相互支持和幫助,我們無法走這麼遠。” 趙冶說。“住在藏民家的時候,他們很熱情,給我們現做酥油茶,自己做的藏餐也讓我們品嘗,雖然語言不通,但我們還是覺得特別溫暖。”8月20日,神聖的佈達拉宮前,5人合影給此行划上了圓滿的句號。
  總結兩次進藏的經歷,趙冶覺得,這一路是那麼的親切自然。看到可可西里露出青色的山脊,藏羚羊奔跑在廣袤的土地上,遠離城市的喧囂,那是無法言語的欣喜。而這些,也讓他“開朗、自信了不少”。
  “年輕就不要怕。怕的人,走不遠。或許,只有在路上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。”趙冶告訴記者,下一次,他們打算去海南環島滑行。  (原標題:穿著輪滑鞋進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crajj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